
在狭小空间里,承插式逃生管道在搬运和组装方面具备显著优势:
搬运优势
单节重量轻:承插式逃生管道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狭小空间的搬运需求,单节管道重量通常较轻。例如,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管道,由于该材料本身密度较低,相比传统的金属管道,其单节重量可减轻 30% - 50%。这使得一名成年人能够较为轻松地搬运单节管道,即使在空间狭窄、行动不便的环境中,也能顺利完成管道的搬运工作。
尺寸适配性好:承插式逃生管道的直径和长度等尺寸设计合理,能够很好地适配狭小空间。一般来说,其直径会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和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优化,通常在 600 - 800 毫米之间,这样的直径既能保证人员在管道内顺利通行,又不会因直径过大而在狭小空间内难以搬运。同时,管道的长度也会根据狭小空间的特点进行设计,一般单节长度在 2 - 3 米左右,这种长度既便于施工人员在狭小空间内操作和搬运,又能在保证管道连接牢固的前提下,减少因管道过长而带来的弯曲和搬运困难。
搬运灵活性高:由于承插式逃生管道单节重量轻、尺寸适配性好,使得其在狭小空间内的搬运灵活性大大提高。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狭小空间的实际布局和障碍物情况,灵活选择搬运方式和路径。例如,在狭窄的走廊或通道中,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单人肩扛或两人抬的方式搬运管道,轻松绕过障碍物;在空间更为狭小的矿井巷道或地下室通风管道中,施工人员可以将管道逐节传递的方式进行搬运,确保在有限的空间内顺利完成管道的搬运工作。
组装优势
连接方式简便:承插式逃生管道采用承插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相比其他复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法兰连接等)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的特点。在狭小空间内进行管道组装时,施工人员只需将管道的插口对准另一根管道的承口,然后用力将插口插入承口即可完成初步连接。为了确保连接的牢固性,通常还会在接口处使用一些辅助紧固装置,如橡胶密封圈、不锈钢卡箍等。这些辅助紧固装置的安装也非常简单,施工人员只需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即可。例如,在安装橡胶密封圈时,施工人员只需将橡胶密封圈套在管道的插口上,然后再将插口插入承口,此时橡胶密封圈会在管道内部压力的作用下,紧紧地贴合在管道的内壁上,从而起到密封和紧固的作用。在安装不锈钢卡箍时,施工人员只需将不锈钢卡箍套在管道的接口处,然后使用螺丝刀或扳手等工具将卡箍上的螺栓拧紧,即可将管道的接口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占用空间小:承插式逃生管道的承插连接方式在狭小空间内组装时具有占用空间小的优势。与焊接连接方式相比,焊接时需要使用专门的焊接设备和工具,并且焊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和烟雾,需要有足够的空间来保证焊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而承插式逃生管道的承插连接方式在组装时无需使用大型的焊接设备和工具,只需要施工人员用手或简单的工具将管道的插口插入承口即可完成连接,整个连接过程操作简单、快捷,占用空间小。即使在空间非常狭小的环境中,如地下室的角落、矿井的巷道分支等,施工人员也能够顺利地完成管道的组装工作。
可操作性强:承插式逃生管道在狭小空间内的组装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由于承插连接方式操作简便、占用空间小,施工人员在狭小空间内进行管道组装时,能够更加灵活地操作,减少因空间限制而带来的操作困难。例如,在狭窄的竖井或通风管道中进行管道组装时,施工人员可以站在竖井或通风管道的底部,将管道的插口对准上方另一根管道的承口,然后通过使用绳索或滑轮等工具将插口向上拉起,插入承口即可完成连接。在这个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竖井或通风管道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操作习惯,灵活选择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完成管道的组装工作,大大提高了在狭小空间内进行管道组装的可操作性。此外,承插式逃生管道在组装过程中还具有较高的容错率。如果在组装过程中发现管道的插口与承口之间的配合不够紧密,或者接口处存在一些轻微的泄漏现象,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调整管道的位置、更换橡胶密封圈或使用密封胶等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无需对整个管道系统进行重新组装或更换部件。这种较高的容错率使得在狭小空间内进行管道组装时,即使出现一些小的问题,施工人员也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保证管道系统的正常组装和运行。